稚于秋月,老逾春花

约字请私信

抱图请勿商用或去水印

【楼诚】公与我,定无同(一)

一、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

   明世家是上海滩的豪门,从商,
   明老爷子病逝时,独子年幼,长姐明镜17岁一手扛起偌大的明家,护着幼弟如护犊的母虎。
   那是明楼第一次恨自己,恨自己岁数小,恨自己枉为男,
   恨自己竟然让17岁的姐姐独自扛下如此重担,而又无能为力。
   那时起,明楼开始快速的成熟,他迫切成长,读书识字,如饥似渴,
   从唐诗宋词,到诸子百家,
   他聪明,成熟,温文尔雅,有一个不能更好的家世,还有一个爱他至极的如母长姐。
   人生圆满,不过如此。

   从桂姨手下救下那个孩子,是本心,也是命定。

 

   明诚刚来明家那几日,日日睡在墙角里,身上捂着厚厚的棉被把自己裹紧。
   明楼晚上头疼睡不着,起夜看见他,真被吓了一下,
 “怎的不在床上睡?”他问他,
   明诚瑟缩着嗫嚅“床上冷,”
 “在地上便不冷了?”
   明诚没说话,
 “哪里冷?盖着棉被便会暖和?”
   明诚不回答,明楼就站在他身前,居高临下的看着他,
   好半天,小孩子才开口“内里冷,”他说“可我只能取外里的暖,”
   明楼记得清楚,这是明诚十岁时说的话。
   十岁的明诚没读过书,大字不识一个,他不懂什么修辞描写平仄韵律,他只是用最直白的话说他的感受。
   后来他曾想过,明台和明诚都不是明家人,都是他从小养到大的弟弟,为何他对两人的态度截然不同毫不相似?
   其中一个原因,大约便是那次夜半的对话吧,
   那一刻他觉得自己对这孩子的心,徒然坚硬了起来,可内芯儿里却软成了水。
   可以平等的看待,可以严格,可以苛求,可以陪着他,很久很久。
   究其根,明楼觉得他们内里有些本质一样的秉性是一样的,是一类人。

 


   那天晚上,明楼把明诚抱进房间,塞进被子里,关灯关门走人。
   果不其然,不到五分钟,门打开了,小孩裹着被子出来了------他又想缩进墙角里。
   两人沉默对峙了半晌,明楼妥协,
   他把小孩儿抱进了自己屋里,塞进了自己的杯子里,然后,躺在了他身边----他们睡在了一张床上。
   明诚僵着身子被明楼揽进怀里,“睡吧,”明楼拍了拍他的背,
   小孩愣了一会,然后猛的一头钻进了明楼的怀里,紧紧地抱住了他的腰,
   明楼感觉自己胸前的衣服慢慢湿了,他没说话,只是把小孩揽的更紧了些。


   明诚少年时,明楼教他诗词,
   一日,明楼查他的功课:明楼管的严,可他让明诚学起来,却自由的多,他要教明诚诗句,说是教,其实不过是给他书房钥匙,随便让他自己挑两本诗词集,待查功课时,只翻翻他的随笔记录而后点拨两句而已。
   这一翻,可让明大少爷挑了眉头,
   明世家藏书如烟海,可明诚竟只喜欢些杀伐悲苦壮志离愁的词句,那些个骈诗艳词闺阁怨语他竟看也不看,
 “你这分别心也忒重了些!”他调笑他,
   明诚跟了他几年,早已能听音辨意,他实话实说“吴侬软语玉搔花钿,不感兴趣。”
 “为何不感兴趣?”
 “太软了,”明诚想了想说“小家子气,不喜欢。”   
 “小家子气,”明楼被逗笑了,问他“那你觉得何为大家之气?”
 “大家之气,当是君子以自强不息,做将军当百战,为儒士应殉国。”明诚说的毫不犹豫,
 “一股子惨烈的傻气,”明楼摇摇头,他看着少年明诚,笑的温和而宽厚,
   ”先生为何说我傻?”明诚问,他并无不服委屈,因为先生一定是对的。
   明楼不答,却撇了他一眼“叫我什么?”
   “大哥,”明诚乖乖改口,“大哥为何说我傻?”
   “一心想着死,不是傻是聪明么?”他嗤笑,
   明诚不语,专心听教,
   “这人呐,有志气当然是好事,特别是男人,一定要站在足够高的格局上,才能看全这个世界,”明楼站起来,踱到他身边,“人固有一死,只要是人,就都会死,生老病死,避无可避。”
   “可只想着死的,便是懦夫!”
   “逞一时畅快,死能成事么?不能,只有活着,活着,一切才有希望。”
   明诚低头思考,半晌抬头,眼中越发坚定,“是,大哥,我懂了。”
   明楼摸了摸他的发顶“再者,爱欲情思乃是人伦的一部分,不可不读。”
   这意思就是让他去看看那些情诗软词呗?
   “是,大哥”他乖乖应下。
   “瞧把你难为的,”明楼笑他“让大姐看见了,她准以为是我欺负了你。”
   “阿诚不敢。”
   “你就是改不过口来,”明楼摆摆手“胡乱客气,”嬉闹完他,他温和的给他解释“人可以坚强,但物无善美,过则为灾,让你看看那些东西,不过是想让你多包容一点,学会变通。”
   “阿诚明白。”
   “恩,明白就好。”他赞赏的看了看他,不再多言,
   两人不再说话,一人看书一人写字,室内静默,只能听得窗外的喧闹。

   那时岁月还静好,天色还未染上烟硝,故事还没被战火烧着。

   几十年后,明楼想起这一幕来,竟不知自己后不后悔,
   若他不这样教他,若明诚以必死之心在审讯室里自溢,是不是就能少受些侮辱,少遭些苦痛?
   他不知道,但他知道,他教他的是对的,
   但对的,有时候并不等于就是好的。

评论(16)
热度(41)

© 拙中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