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于秋月,老逾春花

约字请私信

抱图请勿商用或去水印

杂志刚到手,果然又看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简记。
全是情绪,胡言乱语
禁转载
——————————————————————

“有时感觉像自己背过一样,说出来好无聊。如果采访没有时间压力,就聊聊天,我就可以边感受,边思考,边表达。但这样容易说着说着就飞了。可是感受就是这样的,不那么精准。”

“舞蹈再拓展局限性,也是自我的范围里——我的身体怎么样,我的表达方式什么样。做演员,其实拓宽了局限性,要真正去理解人……说饶了,我想说的是现在更开放地欢迎各种事情在我身上发生。”

“像这种事情,是你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得到的。但是不能因此就走到另外一条路上,把途径错当成目的。”

“不能成为市场和粉丝的傀儡。”

“当你去思辨的时候,就容易失去当下。”

“有时候,采访打开一扇门就可以了,让大家去想象吧。”

———————以上昉昉原话————————

感觉之前奶中了几点,也说不上是高兴还是忐忑。

之前觉得昉昉是不太会多愁善感的人
他想的多,但基本都是逻辑上的思辨,是理性的,是思维。
他对情绪是感受,是接收,这也是他艺术必备的一种察觉力。
不管是内察还是外观。

没想到他还“老会去想那边的状况,不知道她过得怎么样”
他会认真的想这件事,思虑母亲近况,像他和母亲只是分隔异地,而不是天上人间。

这感觉真是说不出的妙。

他自己也知道老这么想是“沉湎于悲观的自虐了。”
但我想这大概已经是他思维惯性的一部分了吧,就是他自己说的这种自虐,他明明知道自己正沉溺在无谓的悲观的情绪里,但他情不自禁,或者说他无法舍弃这一部分,也许这种“自虐”是他感知母亲和链接母亲为数不多的方式。
所以他放任自己时不早晚的沉溺。
清醒的看着自己沉溺。
他说“有时候想逃离,觉得不想那么多也挺好的,但又觉得那样,挺没意思的。”

是了,怎么能不想呢,不想那么多的话,日子多无趣啊。

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说“当你去思辨的时候,就容易失去当下。”
他大概也在逻辑和感受之间权衡吧。

真是妙,进度又重合了。
昨晚上半夜和导师打电话导师劝我暂时放弃逻辑,转而投入感受,因为我现在逻辑太强,不免有了压抑自己的症状。
但我无法说服自己放弃对自我的掌控力,那我就更无从放弃逻辑了。

昉儿又教了我。

他说“就是需要跟自我保持着既是旁观者又是当局者的状态。”“我既在经历,又在观察。”“人要保持相对独立的状态。”

这些我都知道,我早就懂,
我要感谢的是他消除了我的执,莫名的。
我对自我完全把控的执念消了小半。
也许是知道了他也会放任自己“沉浸”
那我又有什么好坚持的呢。

他说的“一种彻底的悲观”我还不能完全懂,他说的太模糊了……不知道是不是指“人出于对死亡的恐惧而苟活于世,然这种怯懦本身就已经注定了在现世的懦夫也会因为顾虑而毫无作为。”
所以结论是“世人皆为庸人”??!

他说:“可能还是对于终极的东西没有抓住,只能让你所有的感官去体验生命里具体的瞬间。什么能感染我,让我感受到生命力,让我感觉活着有光彩……还是源于抓不着的无力感吧。”

摸着良心讲,这段话,好丧。
幸好之前的采访已经让我确认了他的自我内核很稳固,不然……我真的担心他会得抑郁症(好了闭嘴

他在找原点,找定点,他现在还没有。
我感觉他活的好虚幻啊……他好像对现世生活一点要求都没有,他生命的崇高追求全都在自我成长和灵魂觉醒上……
幸好他还讲了两句“对花花世界不舍”
他渴望在国际上拿奖。
但他又清醒的明白,他演戏的初衷是探索自己更多的可能,发掘自己更多的面,所以“在国际上拿奖”这个渴望对他来说又变成了可有可无的……

还真是像他说的,他没什么不能放弃。
这就是我之前想的,他把太多事情想的太透,也就没了活路。
这真让我有点害怕。

所以我需要现在开始每天抄经祈祷我昉儿赶紧找到人生的定点么……(???

我喜欢王彦霖,因为我现在觉得我昉儿需要这种朋友(sao断腿的
而且,多多益善(??

that will do for the present

评论(2)
热度(12)

© 拙中 | Powered by LOFTER